燕趙晚報關于孩子們沉迷刷短視頻看直播的報道,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家長和學校都認識到這個問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產生較大危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學業進步。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們遠離短視頻和無聊透頂的在線直播呢?燕趙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一玩起來,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每天沉迷在粉絲互動、明星打榜里,時間全都荒廢了。上學期期末一科成績險些掛科,這學期說什么也不能深陷短視頻不能自拔了。”一位網友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一用就沉迷,不用又跟不上潮流。要想不看,只能卸載。”網友“蔚藍的天空”稱,自己是一名高中生,每天都在各種短視頻中游走、掙扎。
“這些短視頻里面什么都有,有好有壞,年齡小點的孩子缺乏辨別能力,模仿能力又強,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引導孩子正確而科學地使用網絡軟件?”一位市民這樣說道。
“我家兒子上初二了,每天都抱著手機看各種小視頻。暑假期間我實在忍無可忍把他的手機沒收了,誰知道他居然離家出走了。后來在孩子的同學家找到了他,當時真的特別害怕兒子做出什么極端的事情。”市民王女士說,自己經??吹胶⒆右驗槭謾C和家長發生爭執的事例,有些后果還很嚴重,真是不敢想。
在采訪中,市民和網友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相關部門應該對短視頻APP加強監管,嚴格設置準入門檻,細化內容審核標準,凈化網絡環境。
“對于網絡我們也不能一律否定,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讓孩子明白網絡上的內容也是有優劣的,日常在上網時應該懂得取舍。”石家莊市第四十二中學教育校長李玉蘭說,如今科技這么發達,也不能讓孩子們完全和網絡脫離,在這種情況下引導更為重要。學校的每個年級都會定期召開班會,在班會上老師會組織同學們討論對網絡的認識,讓孩子們明白網絡利用好了有助于學習和生活,但那些博眼球的內容應該遠離。
此外,李玉蘭說,讓孩子們遠離各類無意義的短視頻,家長的作用也很大。試想如果只是制約孩子遠離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而家長們回到家中卻手機不離手,眼睛總是停留在屏幕上,孩子又怎么能擺脫網絡的呢?“所以我們學校的老師也會和家長們溝通,讓家長們也放下手機,以身作則,給自家的孩子做出表率。家長同樣需要遠離無意義的網絡內容,自己有了甄別能力,才能更好教育孩子。”
此外,為了讓學生們擺脫網絡的束縛,石家莊市第四十二中學還開展了很多課余活動,成立了多種多樣的社團。“我們學校有書法社團、攝影社團、健美操社團、啦啦操社團、武術社團和誦讀社團。”李玉蘭說,有了這些社團孩子們的課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自然不會再在一些無聊的短視頻上浪費時間。“其實我們也經常和家長們說,多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他們精力有所釋放,內心不再迷茫,對網絡的依賴自然就會減少。”
作為一名初中生的家長,聶女士剛剛讓上初二的女兒從短視頻的癮中脫離出來。“孩子前段時間癡迷看短視頻,尤其是和明星相關的短視頻,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聶女士說,孩子因為沉迷追星、沉迷小視頻,與自己發生了各種沖突,甚至因為沒收手機而絕食,還拒絕溝通。在這種情況下,聶女士女兒第一次月考成績一塌糊涂??粗畠旱脑驴汲煽?,聶女士如五雷轟頂,怎么也不能接受。
這次月考之后,聶女士和女兒的關系更加緊張了,一個星期都沒有說話。一度絕望的聶女士在反思之后,決定自己尋找幫助女兒的辦法。聶女士說,反思之后感覺自己是一個較為強勢和嚴厲的媽媽,和女兒說話時總是擺出盛氣凌人的架勢。認清了自己的問題后,聶女士決定改變以前說話時專橫的態度,不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女兒交流,盡量用平等的姿態跟女兒相處。
就這樣聶女士試著和女兒做朋友,試著去了解女兒喜歡的明星,跟女兒一起看和明星相關的短視頻。“不過在看視頻時,我會和孩子交流,和她討論如何鑒別有意義和無意義的短視頻內容。”除此之外,聶女士也放下了手機,將手機上的各種小視頻APP卸載了。在女兒學習之余母女倆一起外出散步,一起去看電影,去女兒喜歡的商場和飯店打卡。漸漸女兒不再總捧著手機了,她的專注力慢慢回到了學習上。如今聶女士和女兒儼然成了“好閨蜜”,當然只要時機合適,聶女士還是會用商量的語氣和女兒探討網絡不良信息的危害,探討刷短視頻過度的危害。
聶女士說,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現在很多青少年處于叛逆期,他們的學業壓力大,希望通過尋求獵奇、新鮮的事物來排解內心的焦慮。在這種情況下短視頻似乎滿足了他們的愿望,在短視頻的世界里他們可以不用思考、不用選擇,平臺上就會推送自己喜歡的內容。這些內容有趣、搞怪,讓孩子們可以獲得短暫輕松感。
“其實在埋怨孩子沉迷短視頻的同時,我們家長也應該反思,是什么讓他們逃避現實而沉浸在虛擬空間里。”聶女士說,也許正是父母所謂的為你好,所謂的愛。
那么到底該如何讓孩子們從短視頻中走出來呢?或許這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對此,石家莊市政協委員、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秦麗君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家庭、社會共同努力,形成系統合力。
“要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和孩子要處于平等地位。”秦麗君說,家長的打罵、甚至說理都是難以奏效的,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做表率,同時要懂得一些心理學知識,根據青少年各個年齡階段發育的心理特點,詳細制定解決方案,給予正確有效的教育與引導。
此外,在秦麗君看來,學校應結合社會網紅風現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并用大量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的短視頻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讓中小學生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偶像”。“對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視頻的問題,國家也有了措施。最新修訂的《未成年人?!芬呀浲ㄟ^,將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秦麗君說,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專門增設了“網絡保護”一章。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作出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記者還注意到,國家網信辦曾指導組織多個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上線試運行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內置于短視頻應用中,用戶每日首次啟動應用時,系統將進行彈窗提示,引導家長及青少年選擇“青少年模式”。進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戶使用時段受限、服務功能受限、在線時長受限,且只能訪問青少年專屬內容。
“措施有了,接下來還需要家長和孩子的配合。家長們在希望平臺加大力度監管的同時,自己也要多用心,平時陪孩子的過程中少玩手機,多些家庭戶外運動。”秦麗君說,有效的親子溝通要比強硬命令對孩子更有效。
責任編輯:admin 作者:admin